儿童身高计算公式儿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身高体重计算公式)
本文目录一览:
孩子身高的计算方式????
身高=年龄×7+77(单位cm)。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孩子的身高标准不同,一般足月出生的新生儿身高要达到48-51cm;1岁孩子身高在75cm左右,2岁孩子身高在85-87cm,男孩要比女孩相对高一些。孩子3岁以后身高每年长5-7cm。
扩展资料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一面记录孩子身高发育的“身高墙”,每年固定时间记录孩子身高情况。一般来说,身高范围在中位数偏高、偏矮一个标准差以内都是正常的。根据孩子自身的升高增长曲线比照,也能观察到发育的情况。
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在负两个标准差(偏矮)以上,需要引起重视。身高不达标要考虑是生长发育不达标,尽早咨询医生,长个是有期限的,一般青春期后孩子骨骺线闭合就停止长个了,身高定型,无法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孩子到底长多高才算正常?儿科医生分享长个心经
儿童身高计算方法
孩子的身高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均有关。父母个子高,孩子自然也会高,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运动,睡眠,有无基础代谢病等。宝宝出生时应该是在50公分左右,在一岁时应该长到75公分左右,两岁到12岁的孩子的孩子计算公式是年龄乘七加75公分。在第一年生长的最快,大约是长25公分,以后每年的增长速度不能少于5公分,到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子可以再长高到25到30公分钟左右,女孩子可以再长到25公分左右,如果两岁以后,每年的身高低于5公分,那就称为生长速度减少,可以查一下生长激素,必要时做一个骨龄测试,看看孩子的骨骺线是否愈合,如果没有愈合还可以长个。
孩子身高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身高(cm)=年龄 ×7+75(cm)
身高是指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一般以厘米(cm)作单位,也较经常用“米”(m)。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部分的长度,源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与身高相关的主要是头颅、脊柱和下肢长骨3部分。
女孩比男孩身高发育的早,12-13岁为快速长高时期,到19-23岁开始停止增长,而男孩身高发育的晚,在15-16岁为快速长高时期,到20-24岁停止增长,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2015年6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