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态移民最近进展(吉林省生态移民工程)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精准抓好生态移民异地扶贫搬迁工作
- 2、吉林省环保局关于生活饮用水源地移民工作
- 3、退林还耕有哪几个省?
- 4、退林还耕有哪几个省
- 5、急求东北地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
- 6、生态移民的问题思考
如何精准抓好生态移民异地扶贫搬迁工作
一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层层传达、层层表态上,关键是要层层抓好落实。要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目标明确到年、安排到月,任务具体到县到乡到村、落实到户到人。要把工作举措落到实处,细化量化帮扶措施,切实抓好“五个一批”和“十项重点工作”落实。要把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要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和驻村帮扶机制,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二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要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要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谋划和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要努力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总结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探索新路。
吉林省环保局关于生活饮用水源地移民工作
按照政府分工,四平市环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完成二龙山、下三台和山门水库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移民相关调查工作。在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二龙山水库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有10293户,人口37367人,在册耕地面积11204.2公顷;下三台水库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有2204户 ,人口6695人,在册耕地面积1135.8公顷;山门水库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有589户,人口2141人,在册耕地面积357公顷。生态移民规划实施分为近期2015年-2020年和远期到2030年两个阶段,分期分批对保护区内的村民人口实施生态移民,在册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规划实施后,将彻底解决水源地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流失等问题,生活饮用水水质将进一步提高。
退林还耕有哪几个省?
退林还耕包括甘肃、内蒙古、贵州、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还有黄河流域的一些省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土严重流失的情况。我国颁布了退林还耕的相关政策。先是规定了退林还耕的补偿费。补偿费一般是按被征土地的原用途和被征家庭的人口数量来补偿。
土地补偿费不低于被征土地平均年产值的6倍,而安置补助费是按被征家庭人口数量来算的。
相关内容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
退林还耕有哪几个省
1,新彊2,西藏3,云南4,贵州5,重庆6,湖南7,河南8,江西9,安微10,宁夏11,吉林12,内蒙古13,黑龙江
急求东北地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
38%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确定生态建设目标
东北地区将建成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中国绿色时报 2007年8月31日
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8月20日正式公布,“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被列为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规划还提出要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使东北地区在“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38%,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
规划提出,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加大沙化和退化土地治理力度,大力开展植树种草与天然林、天然草场保护,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一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建设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势头。
规划明确了东北地区部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范围。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为限制开发区域。
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禁止非保护性采伐,继续实施天保工程,点状开发,集聚发展,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对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扩大保护范围,控制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强度,改善湿地环境,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对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禁止过度开垦、不适当樵采和超载放牧,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加强城镇建设,集聚发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东北地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8处国家森林公园、12处国家地质公园被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规划指出,要合理利用森林与草原资源。强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天然林保护,科学推进三北防护林的更新改造,保持森林资源增长量大于采伐量,建设我国用材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天然草牧场,遏止过度放牧,恢复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森林草原湿地旅游,重点发展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宁东部森林旅游,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草原观光民俗旅游,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和大兴安岭等湿地生态旅游,打造森林旅游、草原旅游等旅游精品。
规划还要求,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实行政企分开。
据了解,《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办公室联合编制,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
链接:
东北地区生态建设重点
科尔沁沙地治理——建设环科尔沁沙地阻沙生态带,建设沙地复合生态屏障和林草畜一体化的生态经济系统,治理樟子松衰退林,沙地小型水土保持蓄水工程建设。
京津风沙源治理——封禁保护沙化土地,建设防风固沙林草,治理“三化”草原,实施生态移民。
黑土区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恢复草原植被,改良和培肥黑土地,防治面源污染。
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建设——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发展林区经济,加强后续产业建设,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木材加工水平。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在内蒙古东部等重点草原退化区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加强“三化”草场综合治理,转变传统放牧方式,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推行舍饲圈养。
矿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继续实施采矿沉陷区地质灾害修复工程和矿山环境保护工程。
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湿地恢复试点,实施湿地移民工程。
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保护,开展海洋功能恢复试点示范。
参考 ;lmdm=2010f_lmname=id=22566
生态移民的问题思考
从“两高原”向“两平原”移民势在必行。“两高原”指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下同),属生态移民重点迁出地;“两平原”指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同),是生态移民比较理想的迁入地。
第一、两平原区有充足的粮食和淡水,有比较大的人口承载空间。东北平原的黑龙江、吉林两省低限承载人口为12019.3万人,高限承载人口为14423.1万人,2000年普查(含外来不含外出)实有人口为6417万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湘、鄂、皖、赣、苏5省低限承载人口为38013.5万人,高限承载人口为45637.8万人, 2000年普查(含外来不含外出)实有人口为30032万人,这两平原区有很大的人口承载空间。近10年来,两平原区是中国主要的余粮区,仅黑龙江省每年余粮达800万吨。第二、移民迁入两平原不会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两平原地势平坦,水土流失极轻。东北平原半年耕种,有植被覆盖;另外半年有冰雪覆盖,加之气候潮湿,极少扬尘。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稻———稻———油菜一年三熟,终年植被覆盖,移民迁入两平原不会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移民成本由全体国民共同负担比较公平。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灾害研究室的刘学敏老师表示:生态移民不应仅仅是当地人的事情。例如,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东部的生态环境。长江发洪水、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是全体国民及其后代子孙,所以生态移民成本由全体国民共同负担比较公平。”共和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