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中大型轿车市场(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
本文目录一览:
中大型轿车市场新黑马?说说智己L7
3月29日智己L7上市,这款车为车型稀少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又增添了一份活力,40.8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成功避开了所有同级别车型,单论售价智己L7还没有正面的对手车,不过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不小,那么未来它的优势在哪?直面的对手会是谁?
智己L7车身长度超过5m,标准的中大型轿车尺寸,不过这台车在设计上更为激进,摒弃了过去这个级别车型追求的稳重感。
灯组的造型很夸张,前后灯组除了照明外,还可以实现动态光影投射和动态画面播放。
为了降低能耗,智己L7的A柱夹角被设计成了25,9度,尾窗夹角为16度,同时加入了主动式进气格栅,再配合底盘、轮圈、后视镜等设计优化,让整车风阻系数达到了至0.21Cd。
在驾驶辅助硬件上,智己L7天使轮版配备了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两个定位单元,在后期还可以升级2个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以及更高算力的英伟达Orin芯片。
在内饰设计上,智己L7深谙中国市场“智能汽车”的套路,39英寸的巨大中控屏幕从左到右,不仅尺寸惊人,这个屏幕本身还支持升降。
在中央通道区域还配有一个12.8英寸的2K屏幕,主要集成了车辆控制、导航等。
内饰材质上同样非常考究,智己L7车内使用了大量意大利科莫湖的郁金香实木饰条,座椅则是来自德国巴伐利亚的半苯胺真皮,不过这套座椅仅仅在天使轮版车型上,如果想选装需要再加6800元。
新车还配备了22个扬声器,其中包含了14个全车扬声器和8个座椅扬声器,总功率1120W,可以实现四驱独立声场、3D CHIME音功能等。
智己L7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前电机最大功率175kW,后电机最大功率250kW,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725N·m,官方公布的破百时间为3.87s。与之匹配的是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93kWh,CLTC续航里程为615km。
智己于2021年1月正式发布,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浦东新区三家联合成立,所以智己还算不上纯正意义上的“新势力”,在造车和互联网这两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背景。
智己L7起售价为40.88万元,以定位和售价来看,能够与它构成最直接竞争关系的车型只有极氪ZEEKR 001和蔚来ET7。
这台车首次亮相是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目前市场上的纯电中大型轿车屈指可数,而绝大多数购买纯电车型的消费者基本都是受到牌照政策影响,或者是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因此纯电动车型相对较高价位销量并不好,即便是中大型轿车价格往往会成为决定销量的主要因素,直白说就是便宜、个大,比亚迪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蔚来则是深谙用户服务之道,在后续的使用当中能够为用户带来全面、便捷的服务,同时完善的充电、换电网络是目前补能体系最完善的品牌之一,这些为蔚来积攒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对于ET7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铺垫,所以在新车推广以及获取用户信任这两件事上,蔚来相对要更轻松。
相比蔚来ET7智己L7有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两大集团做背书,在造车这件事的专业程度上还是有保证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巨头其智能化也非常让人期待。不过这些优势并不绝对,从电动化的大潮开始,消费者在逐渐弱化品牌的概念,大家在买车时越来越现实,这点在奔驰、宝马、奥迪三个头部豪华品牌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三家在燃油车市场一直稳坐头部地位,而在纯电市场却表现平平,因此传统厂商的品牌积淀转换到了纯电市场并不一定会延续下去。
多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品牌的高端化也是步履维艰,新能源车型的发展为中国品牌带来了机遇,给了所谓弯道超车的机会。新能源时代比拼的多方整合能力,智能、性能、续航、品质、服务缺一不可,甚至比燃油车更难,面面俱到可能是面面都不到,全面也可能是平庸,如何做出差异化,把握住核心将会是未来的重点。
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现状是怎样?
—— 以下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家的补贴扶持一直以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推手,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纯电动汽车(EV)普及正在踩下急刹车,2019年销量减少4%,首次出现负增长,叠加疫情的冲击,市场消费萎靡。为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推迟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拼的必定是技术和产品实力。在特斯拉的冲击下,内资企业迫切需要提升技术水平来提升其竞争力。
(一)纯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以能源供给方式为依据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趋势下,电动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近两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禁售燃油车等相关政策的推动,纯电动更是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但是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行业来讲,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政策方面,政府接连推出一系列关于纯电车型的利好政策,并且开始逐渐推行公共交通电动化。早在2016年年底,太原市就完成了全市8292辆出租汽车的纯电动化工作,而截至目前,深圳公共交通已经全面纯电动化,纯电动出租车的比例高达99.06%。政府的大力扶持,使我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绝佳的发展机会,而随着补贴的退坡,导致“骗补”车型退市,我国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基本上达到了400km左右,这也为我国电动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稳定的竞争平台。
(二)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019年补贴退坡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急刹车 2020年疫情来袭造成市场消费低迷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我国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以来,首次出现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下滑。根据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要求,自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地方补贴则直接退出,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超70%。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去年6月前一路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月之后遭到了断崖式下跌。
2020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5万辆,同比下降44.8%;销量为20.5万辆,同比下降43.4%,如此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全国经济运行放缓,导致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居民购置车辆的需求。
纯电动汽车方面,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
其实早在2013年曾第一次提出补贴退坡机制,但是受限于当时新能源市场发展不完善,在之后的2014年便对退坡幅度做出了调整。接着到了2015年,这是对于新能源补贴政策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在2015年公布了2016-2020年的补贴政策,且明确了退坡幅度:2017年-2018年幅度为20%,2019-2020则相较于2016年会退坡40%。根据国家补贴上限的标准,会根据不同参数标准,给予相应的补贴。此方式是扶优扶强,鼓励优质企业的发展,对高性能参数的新能源汽车较为有利,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表示,根据测算,2019年财政补贴直接大幅减少了75%,而往年退坡幅度基本在20%左右。
纯电动汽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流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纯电动商用车销量占比为11.4%,二者合计占比达80.7%。
截止2019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1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渗透率为81.4%。
纯电动汽车以个人消费为主
细分纯电动汽车产品市场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售量占整体的89.8%,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以个人消费者购买为主。
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一马当先
纯电动车型市场中,比亚迪遥遥领先,2019年累计销量为131431辆,同比增长40.1%;排名第二的为北汽新能源,去年累计销量为86339辆,同比下滑39.5%;吉利汽车排名第三,累计销量为49658辆,同比增长23.3%。
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对标国际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与国外的产品有着半代产品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落后于国外,纯电动汽车在批量化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紧密相关的方面,较为欠缺;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参与度不高,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
中国新兴车企陷入困境
在中国,自2015年前后起,押注政府补贴的创业企业相继涌现,至少有约60家新兴纯电动汽车企业成立。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上海蔚来汽车(NIO)2018年在美国纽约市场成功上市,但随后接连发生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销售低迷。到2019年夏季该公司不得不裁员约1000人。作为中国纯电动汽车的独角兽(总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业)中的强有力企业,威马汽车和拜腾(Byton)也自2019年下半年起裁员。
(三)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为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 补贴政策推迟至2022年底
补贴退坡带来的市场停滞再加上新冠疫情的难题,中国政府如今不得不调整普及纯电动汽车的战略。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22年底,在此基础上,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另外, 此次新补贴政策也将补贴的续航里程门槛从250公里提高至300公里,并设置4月23日至7月22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9年对应标准的0.5倍补贴,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20年标准补贴。
特斯拉来势汹汹 内资企业迫切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的补贴附加了条件,即如果车辆销售价格超过30万元,则不属于补贴对象。对于这个补贴门槛,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这应该是很好的导向型政策。首先提升了补贴效率,补贴主流产品,对豪华高溢价产品减少补贴,同时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实现与传统车价格体系并轨,最终提升新能源车的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速度,加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设计30万的补贴门槛,基本上是精准的助攻特斯拉来打残国内的纯电动品牌。他认为30万的门槛给了特斯拉降价的理由和必要性,而价格下降又会打击20-40万售价的国产车。2020年一季度,国产特斯拉Model 3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唯一销量过万的车型,远超比亚迪秦EV等此前热销的新能源车,而在纯电动领域还是“新生”的丰田,显然更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另外,虽然新能源车免购置税以及补贴政策得已保留,但今年补贴幅度却再次下滑。新能源补贴不断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取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拼的必定是技术和产品实力。
2019年11月,比亚迪宣布将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并签订合约,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时隔不到半年,具体时间是2020年4月2日,丰田与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据悉,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丰田是为了弥补自己在纯电动车领域的短板,而比亚迪则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产品研发能力及品质,巩固行业地位。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的发展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发力,分别是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
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现状?
国家的补贴扶持一直以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推手,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纯电动汽车(EV)普及正在踩下急刹车,2019年销量减少4%,首次出现负增长,叠加疫情的冲击,市场消费萎靡。为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推迟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拼的必定是技术和产品实力。在特斯拉的冲击下,内资企业迫切需要提升技术水平来提升其竞争力。
(一)纯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以能源供给方式为依据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趋势下,电动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近两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禁售燃油车等相关政策的推动,纯电动更是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但是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行业来讲,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政策方面,政府接连推出一系列关于纯电车型的利好政策,并且开始逐渐推行公共交通电动化。早在2016年年底,太原市就完成了全市8292辆出租汽车的纯电动化工作,而截至目前,深圳公共交通已经全面纯电动化,纯电动出租车的比例高达99.06%。政府的大力扶持,使我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绝佳的发展机会,而随着补贴的退坡,导致“骗补”车型退市,我国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基本上达到了400km左右,这也为我国电动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稳定的竞争平台。
(二)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019年补贴退坡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急刹车 2020年疫情来袭造成市场消费低迷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我国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以来,首次出现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下滑。根据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要求,自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地方补贴则直接退出,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超70%。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去年6月前一路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月之后遭到了断崖式下跌。
2020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5万辆,同比下降44.8%;销量为20.5万辆,同比下降43.4%,如此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全国经济运行放缓,导致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居民购置车辆的需求。
纯电动汽车方面,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
其实早在2013年曾第一次提出补贴退坡机制,但是受限于当时新能源市场发展不完善,在之后的2014年便对退坡幅度做出了调整。接着到了2015年,这是对于新能源补贴政策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在2015年公布了2016-2020年的补贴政策,且明确了退坡幅度:2017年-2018年幅度为20%,2019-2020则相较于2016年会退坡40%。根据国家补贴上限的标准,会根据不同参数标准,给予相应的补贴。此方式是扶优扶强,鼓励优质企业的发展,对高性能参数的新能源汽车较为有利,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表示,根据测算,2019年财政补贴直接大幅减少了75%,而往年退坡幅度基本在20%左右。
纯电动汽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流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纯电动商用车销量占比为11.4%,二者合计占比达80.7%。
截止2019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1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渗透率为81.4%。
纯电动汽车以个人消费为主
细分纯电动汽车产品市场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售量占整体的89.8%,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以个人消费者购买为主。
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一马当先
纯电动车型市场中,比亚迪遥遥领先,2019年累计销量为131431辆,同比增长40.1%;排名第二的为北汽新能源,去年累计销量为86339辆,同比下滑39.5%;吉利汽车排名第三,累计销量为49658辆,同比增长23.3%。
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对标国际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与国外的产品有着半代产品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落后于国外,纯电动汽车在批量化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紧密相关的方面,较为欠缺;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参与度不高,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
中国新兴车企陷入困境
在中国,自2015年前后起,押注政府补贴的创业企业相继涌现,至少有约60家新兴纯电动汽车企业成立。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上海蔚来汽车(NIO)2018年在美国纽约市场成功上市,但随后接连发生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销售低迷。到2019年夏季该公司不得不裁员约1000人。作为中国纯电动汽车的独角兽(总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业)中的强有力企业,威马汽车和拜腾(Byton)也自2019年下半年起裁员。
(三)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为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 补贴政策推迟至2022年底
补贴退坡带来的市场停滞再加上新冠疫情的难题,中国政府如今不得不调整普及纯电动汽车的战略。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22年底,在此基础上,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另外, 此次新补贴政策也将补贴的续航里程门槛从250公里提高至300公里,并设置4月23日至7月22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9年对应标准的0.5倍补贴,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20年标准补贴。
特斯拉来势汹汹 内资企业迫切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的补贴附加了条件,即如果车辆销售价格超过30万元,则不属于补贴对象。对于这个补贴门槛,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这应该是很好的导向型政策。首先提升了补贴效率,补贴主流产品,对豪华高溢价产品减少补贴,同时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实现与传统车价格体系并轨,最终提升新能源车的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速度,加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设计30万的补贴门槛,基本上是精准的助攻特斯拉来打残国内的纯电动品牌。他认为30万的门槛给了特斯拉降价的理由和必要性,而价格下降又会打击20-40万售价的国产车。2020年一季度,国产特斯拉Model 3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唯一销量过万的车型,远超比亚迪秦EV等此前热销的新能源车,而在纯电动领域还是“新生”的丰田,显然更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另外,虽然新能源车免购置税以及补贴政策得已保留,但今年补贴幅度却再次下滑。新能源补贴不断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取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拼的必定是技术和产品实力。
2019年11月,比亚迪宣布将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并签订合约,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时隔不到半年,具体时间是2020年4月2日,丰田与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据悉,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丰田是为了弥补自己在纯电动车领域的短板,而比亚迪则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产品研发能力及品质,巩固行业地位。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的发展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发力,分别是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蔚来ET7定位纯电动中大型轿车,此车是否有质的提升?
营造电动车产业的土壤、提升行业标准、打造行业标杆,这是允许特斯拉在国内全资控股建厂的重要原因,特斯拉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之前,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盘子虽然很大,但是整体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多么良好。特斯拉就像是混入鱼塘中的“鲶鱼”,它的作用就是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动起来,必须要承认,特斯拉一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混吃混喝”的时代过去了。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当然不能归功于特斯拉,毕竟特斯拉进来前,国内的电动车产业链已经很厉害了,但是产业链厉害不代表产品厉害,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国产新能源品牌不是骗补就是混日子。蔚来ET7在价格上确实更加的昂贵,然而,贵有贵的好处,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蔚来ET7还是物有所值。
首先从空间尺寸上来看,蔚来ET7定位中大型轿车,我们都知道,主流的纯电动轿车往往尺寸较小、重量较小,这样续航里程才更长,中大型纯电动轿车想要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在技术层次的要求就越高。蔚来ET7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5098mm、1987mm、1505mm,轴距长度为3060mm,尺寸参数和奥迪A6L、宝马5系属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尺寸参数反馈到空间上带来极为出色的驾乘体验。
加之,安静、平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优点,蔚来ET7的做工用料也是豪车水准,64色氛围灯、后排自动空调、Pm2.5过滤系统、多层隔音玻璃、座椅电动记忆调节均有配备,同时还配备了23个扬声器,实际的乘坐体验非常高端。
前排驾驶舱的设计感同样十分的出色,两款尺寸不同的屏幕显得十分简约、大气,大量真皮材质覆盖辅以木质纹理装饰板,质感完胜同级别的奥迪A6L。关键是安全性能让人侧目,整车车身基本上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一体式笼式结构,赋予了强大的抗压性能。同时,蔚来ET7配备了倒车车侧预警系统、360度全景摄像头、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并线辅助、碰撞预警\主动刹车等主被动安全配置,整体的安全性能领先同级。
蔚来ET7在外观设计上同样展现出极其吸睛的一面,它的整体造型遵循了轿跑车的设计理念,看上去运动范儿十足。它的前脸极具未来科技感,LED大灯十分细长,点亮后具有不错的视觉效果,结合贯穿式尾灯,开出去具有很强的原创度和辨识度。侧面造型的造诣很高,修长、低趴的车身有种跑车的飘逸、运动范儿,而极富空气动力学的车顶弧线加上掀背式的后备箱,有利于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此外,腰线刻画的很有力量感,镜面银亮色铝合金轮毂造型前卫激进,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同样很有设计感。
最后再来看一下动力系统和续航性能,蔚来ET7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动机和一台后交流异步电动机,总功率达到了653马力,峰值扭矩达到了850牛米,结合电动四驱系统,全系车型都能在3.9秒破百,性能十分的抢眼。目前,蔚来ET7一共推出了三款车型,入门版车型的续航里程为550km,中高配车型的续航为705km,前后悬架均为具有上下调节功能的多连杆独立悬架。此外,这台车的电池组和整车均提供终身质保的政策,未来还将推出1000公里续航的版本车型。
纵观整个中高端纯电动轿车市场,蔚来ET7都是一台颇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它在外形颜值、空间舒适性、动力配置和安全性能方面的表现都十分抢眼,续航里程也不输同级别的特斯拉,价格虽然比较昂贵,但是产品力也十分出色,可以说是不懂车的选特斯拉!懂车的都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