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免费下载)
本文目录一览: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共50分,1-8每题2分,9-18每题3分,19题4分)1、下列带“.”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jiao xu zhui pu nai A、矫健 作崇 坠落 谱写 气馁 mo tai bo zai hu B、肃穆 淘汰 刻薄 记载 会晤 jiao chou shu ai juan C、发酵 筹集 私塾 皑皑 镌刻 xia zhong fen geng bian D、遐想 中用 焚烧 更夫 憋气2、《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B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260、261、261 D、259、260、2613、下面查字典,答案每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画。 B、梦: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读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与佛教有关。 D、冕:查部首“日”或“曰”,读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4、下面笔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丑: 葵: A、 B、 及: 垂: 瓜: 肃: C、 D、 火: 乃: 5、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C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6、下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B )。 A、兀、立、晨、手、升 B、矗、苗、女、中、马 C、本、看、从、星、瓜 D、虎、水、鸟、鼠、舞7、下列加“.”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E)。 出神入化(神妙) 滥竽充数(蒙混) A、 意蕴深刻(包含) 安居乐业(喜欢) 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B、 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古木参天(高耸)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 目不暇接(空闲) 通宵达旦(经过)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 走投无路(投奔) 寡不敌众(少)8、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9、下列各组四个词语结构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C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恶煞 噩耗 B、规矩 春意盎然 绿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长 鸟语花香 出入 D、谈心 叶公好龙 出水芙蓉 动静10、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11、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C )。 A、头部 眼珠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白水洋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12、下列四个句子缩句,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⑵每年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鸟迁徒一样浩 浩荡荡地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⑷鹤发童颜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A、⑴东郭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合不拢嘴。 B、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 C、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笑。 D、⑴先生走。 ⑵蝴蝶飞进谷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13、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A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D、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取得好成绩。14、依次填入方框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一个猎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为人十分胆小。□分的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你这样劝我,□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15、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4 )。 ⑴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⑵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 栓缩小了一半。 A、⑴拟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B、⑴拟人 ⑵拟人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拟人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想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必须刻苦, 勤奋,再刻苦,再勤奋!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忆铁人》一文反映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于 律己。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yun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 要靠爸妈去“铺路”。18、衔接短文,最恰当的一组是(D )。 清晨,每当嘹亮雄壮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同学和老师无不兴奋异常,满怀激情。看,操场上,飞速跑向教室的同学立刻停住脚步,打扫卫生的同学立即放下手中活,赶往上班的教师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们都就地立正面向国旗,恭恭敬敬行礼。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学却随随便便走来走去,因为他们还不懂 这是庄严的时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爷爷或老奶奶却若无其事地在操场上走来走 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装”,手持“大哥大”,若无其事昂 首挺胸从站立者身旁擦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 刻?不可思义! D、此时此刻,我总是思潮翻滚,那不是祖国在召唤我们吗?19、下列是排列错乱的段落,合理顺序的答案应是( C )。 ⑴他吃得非常痛快,一点儿也没有怪我们请他太迟的意思。 ⑵在下午六点钟的时候,他果然来了。 ⑶他不仅会种桃子,而且还会品尝桃子的滋味。 ⑷他把桃子放在袖口上擦了两下,就坐在院子中央的一条凳子上 吃起来。 ⑸当说明了我们的意思以后,他就欣然地走到桃树下,轻轻地把 手伸向桃子,桃子于是便自动地落到他的巴掌心里,好像专门 等他来摘似的。 ⑹相反的,从他品尝桃子滋味的表情来看,倒似乎是在夸奖我们 的种植技术呢——他丝毫没有想到这种技术完全是他传授给我 们的。 ⑺他是一个朴实而又热心的人,随便什么时候去请他,总是不会 推却的。 A、⑶⑺⑵⑸⑷⑴⑹ B、⑺⑵⑸⑶⑷⑴⑹ C、⑺⑵⑸⑷⑶⑴⑹ D、⑵⑸⑶⑷⑴⑹⑺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片断完成第20—24题(共12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①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②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而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④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翩起舞了。 20、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花港观鱼绿的特点?用“ ( ) ”划出。2分 21、“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的 的,应在( )。2分(A)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2、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绿)2分 23、作者为表现花港观鱼的绿色之美,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 A)3分 A、记叙和说明 B、描写和说明 C、描写和记叙 D、描写和议论 24、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3分 A、描写花港观鱼的“绿”重在强调它的生命力。 B、描写花港观鱼的“绿”,在描写池中新荷之绿的同时又描 写了池旁杨柳的嫩枝之绿,重在强调那里充满生命之“绿”。 C、描写花港观鱼之“绿”,主要描写那池中的新荷之绿。描 写杨柳嫩枝目的是衬托“新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D、为表现花港荷池的无限生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 张等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作修饰。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5—30题。(共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II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II”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II 25、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对)万物皆有所用 26、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师傅要洗澡,让弟子打水 经过是:弟子把一些冷水倒掉 结果是:经师傅教育,悟出道理.6分 27、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28、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 出。1分 29、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一次举动 “两得”指:两份收获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3分 30、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C )3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三认真阅读下文,仔细作答第31—37题。(共20分)一 只 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美丽、(漂亮(对),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上,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刻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nie) 掉,空剩下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wo)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子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侯,就是一只(难看、(丑陋(对)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爱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对)荣耀、资格、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好、完全、(完整(对)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够、(对)玩厌)、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他们又发现了这一只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对)、少见、稀少)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③”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__________ 31、在文中( )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表示。3分 32、划线句子①中的“这色彩和线条”指的是(太阳)、(月亮)、(星星) (海上彩虹)的颜色和(浪花)、(旋涡)、(潮峰)的形状。3分 33、划线句子②中的前一个问号应读(惊奇)的语气,后一个问 号应读(疑问)的语气。2分 34、划线句子③中的“可怜”指这只贝(被石子折磨着过了一生);“可敬”指这只贝(用血肉之躯磨出美丽的珍珠)。4分 35、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语。2分 ( 可怜)的贝;(可敬 )的贝;( 丑陋)的贝;( 破烂 )的贝 36、根据“一只贝”的品质,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结尾。(2)2分 ①好不容易寻找到两片瓦砾似的壳。他们把壳珍藏起来。 ②但,没有找到。37、这只贝与其他贝的经历有什么不同?这只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道理?4分(答:"其他的贝都是美丽,幸福的.而那只贝却被石子给折磨着.通过这只贝,我们可以知道凡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经过人们用血和汗制成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1-8每题2分,9-18每题3分,19题4分)
1、下列带“.”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jiao xu zhui pu nai A、矫健 作崇 坠落 谱写 气馁
mo tai bo zai hu B、肃穆 淘汰 刻薄 记载 会晤
jiao chou shu ai juan C、发酵 筹集 私塾 皑皑 镌刻
xia zhong fen geng bian D、遐想 中用 焚烧 更夫 憋气
2、《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B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260、261、261 D、259、260、2613、
下面查字典,答案每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画。
B、梦: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读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与佛教有关。
D、冕:查部首“日”或“曰”,读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
4、下面笔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丑: 葵: A、 B、 及: 垂: 瓜: 肃: C、 D、 火: 乃:
5、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C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6、下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B )。
A、兀、立、晨、手、升 B、矗、苗、女、中、马
C、本、看、从、星、瓜 D、虎、水、鸟、鼠、舞
7、下列加“.”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E)。
出神入化(神妙) 滥竽充数(蒙混)
A、 意蕴深刻(包含) 安居乐业(喜欢) 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B、 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古木参天(高耸)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 目不暇接(空闲) 通宵达旦(经过)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 走投无路(投奔) 寡不敌众(少)
8、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9、下列各组四个词语结构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C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恶煞 噩耗 B、规矩 春意盎然 绿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长 鸟语花香 出入 D、谈心 叶公好龙 出水芙蓉 动静
10、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11、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C )。
A、头部 眼珠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白水洋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
12、下列四个句子缩句,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⑵每年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鸟迁徒一样浩 浩荡荡地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⑷鹤发童颜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A、⑴东郭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合不拢嘴。
B、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
C、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笑。
D、⑴先生走。 ⑵蝴蝶飞进谷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13、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A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D、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取得好成绩。
14、依次填入方框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一个猎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为人十分胆小。□分的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你这样劝我,□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
15、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4 )。
⑴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⑵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 栓缩小了一半。
A、⑴拟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B、⑴拟人 ⑵拟人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拟人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想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必须刻苦, 勤奋,再刻苦,再勤奋!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忆铁人》一文反映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于 律己。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yun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 要靠爸妈去“铺路”。
18、衔接短文,最恰当的一组是(D )。
清晨,每当嘹亮雄壮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同学和老师无不兴奋异常,满怀激情。看,操场上,飞速跑向教室的同学立刻停住脚步,打扫卫生的同学立即放下手中活,赶往上班的教师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们都就地立正面向国旗,恭恭敬敬行礼。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学却随随便便走来走去,因为他们还不懂 这是庄严的时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爷爷或老奶奶却若无其事地在操场上走来走 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装”,手持“大哥大”,若无其事昂 首挺胸从站立者身旁擦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 刻?不可思义!
D、此时此刻,我总是思潮翻滚,那不是祖国在召唤我们吗?
19、下列是排列错乱的段落,合理顺序的答案应是( C )。
⑴他吃得非常痛快,一点儿也没有怪我们请他太迟的意思。
⑵在下午六点钟的时候,他果然来了。
⑶他不仅会种桃子,而且还会品尝桃子的滋味。
⑷他把桃子放在袖口上擦了两下,就坐在院子中央的一条凳子上 吃起来。
⑸当说明了我们的意思以后,他就欣然地走到桃树下,轻轻地把 手伸向桃子,桃子于是便自动地落到他的巴掌心里,好像专门 等他来摘似的。
⑹相反的,从他品尝桃子滋味的表情来看,倒似乎是在夸奖我们 的种植技术呢——他丝毫没有想到这种技术完全是他传授给我 们的。
⑺他是一个朴实而又热心的人,随便什么时候去请他,总是不会 推却的。
A、⑶⑺⑵⑸⑷⑴⑹ B、⑺⑵⑸⑶⑷⑴⑹ C、⑺⑵⑸⑷⑶⑴⑹ D、⑵⑸⑶⑷⑴⑹⑺
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片断完成第20—24题(共12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①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②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③而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
④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翩起舞了。
20、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花港观鱼绿的特点?用“ ( ) ”划出。2分
21、“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的 的,应在( )。2分(A)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2、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绿)2分
23、作者为表现花港观鱼的绿色之美,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 A)3分 A、记叙和说明 B、描写和说明 C、描写和记叙 D、描写和议论
24、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3分
A、描写花港观鱼的“绿”重在强调它的生命力。
B、描写花港观鱼的“绿”,在描写池中新荷之绿的同时又描 写了池旁杨柳的嫩枝之绿,重在强调那里充满生命之“绿”。
C、描写花港观鱼之“绿”,主要描写那池中的新荷之绿。描 写杨柳嫩枝目的是衬托“新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D、为表现花港荷池的无限生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 张等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作修饰。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5—30题。(共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II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II”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II
25、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对)万物皆有所用
26、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师傅要洗澡,让弟子打水 经过是:弟子把一些冷水倒掉 结果是:经师傅教育,悟出道理.6分
27、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28、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 出。1分
29、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一次举动 “两得”指:两份收获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3分
30、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C )3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三认真阅读下文,仔细作答第31—37题。(共20分)
一 只 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美丽、(漂亮(对),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上,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刻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nie) 掉,空剩下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wo)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子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侯,就是一只(难看、(丑陋(对)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爱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对)荣耀、资格、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好、完全、(完整(对)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够、(对)玩厌)、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他们又发现了这一只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对)、少见、稀少)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③”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__________
31、在文中( )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表示。3分
32、划线句子①中的“这色彩和线条”指的是(太阳)、(月亮)、(星星) (海上彩虹)的颜色和(浪花)、(旋涡)、(潮峰)的形状。3分
33、划线句子②中的前一个问号应读(惊奇)的语气,后一个问 号应读(疑问)的语气。2分
34、划线句子③中的“可怜”指这只贝(被石子折磨着过了一生);“可敬”指这只贝(用血肉之躯磨出美丽的珍珠)。4分
35、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语。2分 ( 可怜)的贝;(可敬 )的贝;( 丑陋)的贝;( 破烂 )的贝
36、根据“一只贝”的品质,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结尾。(2)2分 ①好不容易寻找到两片瓦砾似的壳。他们把壳珍藏起来。 ②但,没有找到。
37、这只贝与其他贝的经历有什么不同?这只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道理?4分(答:"其他的贝都是美丽,幸福的.而那只贝却被石子给折磨着.通过这只贝,我们可以知道凡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经过人们用血和汗制成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
一. 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liàng pí’ǎo shěng chījiǎn yòng
(原谅) (皮袄) (省吃俭用)
jù jīng huì shén dōng dǎo xī wāi yìng jiē bù xiá
(聚精会神) (东倒西歪) (应接不暇)
二.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汉字组成词语。
jùn fēng cháo
(峻)岭 山(峰) (嘲)笑
(竣)工 先(锋) (潮)水
(俊)俏 蜜(蜂) (朝)前
fēn zī biàn
(分)歧 (咨)询 (辩)论
(芬)芳 (姿)态 (辫)子
(吩)咐 (资)产 (辨)别
三. 扩写下列句子。
1. 林海深处有人家。
茫茫的林海深处有很多的人家。
2. 人民怀念周总理。
全国的人民无限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3. 月光照在山冈上。
明亮的月光照在高高的山冈上。
四. 改正下面段落中的错误。
“砰”的一声。发令枪响了,五名运动员像五颗出膛的子弹向前冲去。过了一会儿,我们班的王军同学落在后面了,这时,我们大声喊着:“王军加油!王军加油!”听到同学们的喊声。他马上加快速度,奋力赶上,在一阵热情的掌声中,王军终于获得了四百米决赛的冠军。
五. 把下面的歇后语写完整。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六. 读短文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贾岛。传说,有一天,他骑在驴上,边走边思索,终于在头脑里构成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可是又觉得“推”可以换成“敲”字,但又决定不下。用哪个字好呢?贾岛抬起手来,一边作“推”和“敲”的姿势,一边继续琢磨着。正巧,此时,韩愈(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的仪仗队迎面来了,贾岛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来不及回避。韩愈见到这种情景,便问:“你在想什么?”贾岛把自己吟诗的经过对韩愈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替他出主意说:“用‘敲’比‘推’好,因为‘敲’不仅写出了动作,而且写出了声音。”
1. 给文中的这几个词找近义词。
宿——(住)推——(敲)思索——(思考)
2. 按要求填空。
(1)“精神高度集中”可以用成语(聚精会神)表示。
(2)韩愈说话中用的“敲”和“推”为什么用单引号:(因为是他在说话中的用词)。
(3)用“敲”比用“推”好,原因是:因为‘敲’不仅写出了动作,而且写出了声音。
3. 给短文加题目。(答案不统一)
【励志故事】
生命中的每一天
从前有个国王要将一个死刑犯斩首。这个死刑犯就跟国王说:“国王,你先不要斩我的头,你给我一年的时间,我能够使你的马飞起来。”国王想了想,觉得反正也没有甚么损失,就答应了!死刑犯回去之后 ,他的朋友偷偷问他说:“你真的有办法让马飞起来吗?”死刑犯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一年当中,有三种情况会发生。第一种是国王死了,那他就不会斩我的头;第二种是我死了,那他斩我的头也没有用;第三种是这匹马啊!真的有可能会飞起来。”
生命中的每一天总有奇迹发生。这个故事就是在说明,人不但要懂得为自己把握机会,还要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竞赛题(最好是课外的)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吗?”客人说:“我看清楚了。”店主不留客人住,客人非要住。 这个句子可以这么念:
1、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
2、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
第二天,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交头接耳,偷偷暗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只见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则拍手称快
古往今来,读书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涌现出了许多妙联。
明代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题留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数百年来这副对联曾激励和鼓舞过许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为大家,步出书斋奔天下。
清代蒲松龄科举屡试不中,很不得志。为了鞭策自己,他写了一副对联悬于书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巧妙地嵌入了项羽破秦。勾践灭吴这两个历变故事,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读书写作,终于完成了《聊斋志异》。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自勉联。以此来督促自己甘于寂寞,认真读书,写出有价值的文字。范爷爷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实践了诺言。
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过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青年时代的他就见解独到,志向宏大。他认识到要改造旧中国必须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必须走出书本,学以致用。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也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从中可见毛泽东主张坚持不懈的读书方法,反对疲劳战和冷热病。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
御史藉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书是狗)。』尚书脸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从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竹子拆开为个个,苞字拆开为草包,合起来就是个个草包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坦率表白的话叫(直言)
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开玩笑的话叫(戏言)
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虚假伪装的话叫(佯言)
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
欺骗臆造的话叫(谎言)
胡说八道的话叫(胡言)
挑拨离间的话叫(谗言)
违背事实却有意加以传播的话叫(谣言)
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
历代的诗话、笔记中,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因为“一枝开”与“早梅”的诗意更加贴切。齐已深以为然,立即下拜,尊奉郑谷为“一字师”。
人生的12个经典领悟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是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说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4、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带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注: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5、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6、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注: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7、理由充份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注: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份展现出来。)
8、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9、误会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於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10、后生可畏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麽没有发明电灯?”
(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11、不必紧张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甚麽?”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take it easy,放轻松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12、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