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法律专业知识b卷(省考法律类)
本文目录一览:
- 1、省考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 2、云南省公务员法律专业知识B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 3、浙江省考A卷和B卷有什么区别呢?
- 4、公务员考试分A.B.C三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 5、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B卷的答案!急急急!谢谢啦
- 6、公务员审判机关《法律专业基础知识B卷》是否很难考,和申论比起来哪个更难?应该怎样复习?
省考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以下几类:
1、报考法检系统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B卷),其中司法工作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卷),非司法工作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B卷);
2、报考其他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3、其中报考公安执法勤务类岗位的,除了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外,还需进行专业科目考试。
可查看云南公务员考试信息了解省考考情。
云南省公务员法律专业知识B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017年云南公务员省考笔试科目为:
1.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B卷),其中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卷),除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以外的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B卷);
2.其他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其中公安执法勤务类岗位还需进行专业科目考试。
3.中级法院文秘岗位,属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岗位的,是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
浙江省考A卷和B卷有什么区别呢?
一、类型不同:
浙江省的A卷主要针对综合类考生,B卷主要针对基层类。它类似于国考中的副省级和地市级考卷。
二、职位不同
A卷主要包括:从事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的研究起草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规、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以及从事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职位。
B卷主要包括: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对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
三题型侧重不同:
A卷:综合分析考查难度系数高,作文的主题不好把握,难度系数大。侧重于综合分析与文章写作的考查。
B卷:B卷侧重于贯彻执行的考查,考了两道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文种为常规文种。
四、考查能力不同
A卷:A卷在能力方面侧重于阅卷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B卷:B卷在能力方面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公务员考试分A.B.C三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考试A,B,C类也就是就是三个不同的选拔模式,A类主要针对县级以上单位,考三门;B类面向省垂直单位的,考两门,C类面向乡镇机关的。
职位范围的区别:
A类职位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和相关机构中,从事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的研究起草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规、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以及从事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职位。
B类职位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和相关机构中,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对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
C类职位是江苏省录用考试中划分的专门针对乡镇一级的职位。 选调生公共科目笔试同A类。
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加试法律专业科目。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B卷的答案!急急急!谢谢啦
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D 6D 7CC 8B 9C 10A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CD 2BD 3BCD 4BCD 5ABD 6AB 7ACD 8ABCDEF 9ABCD 10ABCD 11ABCD 12 ABCD 13AB 14ABCD 15ABC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对5错6对7错8错9对10对11错12错13对14错15错16错17对18对19对20错
四、简答题
1、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结构,行政执法依据的种类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及有关国际条约。
2、答:行政执法的要件是指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合法。(2)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准确。(3)符合法定的程序。(4)符合法定的形式。
五、案例分析
(一)答案:
(1),缺证据的表述.应当表述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事实及其依据.
(2),行政处罚依据引用不准确.应当表述为"第三十五条第(二)项".
(3),在"本机关决定"之后,缺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的表述.
(4),未告知罚款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错误告知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应当是六十日.
(6),告知的行政复议机关缺少一个.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还应当告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行政处罚主体错误.某县市政管理局执法大队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
(二)答案:
1、答案"整治领导小组"决定原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失效不合法,"整治领导小组"不具备行政许可的主体资格.
2,答案:按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决定是否准予设置不合法,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许可,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决定是否许可.
3, 答案:原大型户外广告设置者要求补偿有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被许可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补偿.
公务员审判机关《法律专业基础知识B卷》是否很难考,和申论比起来哪个更难?应该怎样复习?
申论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写好申论的方法:
注意平时积累,要多看《半月谈》、《人民日报》,许多考试的背景材料,在这些书报中都会看到影子,特别关注一下上面的评论。写的时候仔细阅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写的要有深度,提出的方法要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还有一点就是字数一定要写够,写不到的话就算答得很好也会被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