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利行政诉讼需要哪些条件(专利行政诉讼由什么法院管辖)
本文目录一览:
行政诉讼必须具备哪些起诉条件
第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有明确的被告。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起诉时,原告人必须在起诉书中具体列出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益的内容,以及提出这些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其中包括案件事实和证据。
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提起专利行政诉讼的流程,怎样起草专利行政诉
一、提起专利行政诉讼的流程
1、向法院提出专利行政诉讼请求
首先起草起诉状,准备好起诉状后,就应当尽快向法院起诉。对于不服维持驳回申请的复审决定而提起的行政诉讼,应当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
在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同时,还应当缴纳诉讼费。即使主张对方败诉后应由对方支付诉讼费,也应先支付诉讼费,对方败诉后法院会判令对方承担诉讼费,并会将己方所缴的诉讼费退回
2、庭审前的准备工作
收到庭审通知书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答辩状后,应当抓紧时间研究分析答辩状。阅读分析答辩状时,主要分析其中所论述的观点和理由与复审决定相比作了那些改变和补充。
如果其内容有改变,至少可认为其在复审决定中的原有内容存在着不妥之处,这就可作为原复审决定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突破口。如果补充了新的内容,就说明专利复审委员会打算以此新增加的内容来巩固其原有观点,这时可以仔细分析新增加的内容是否有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之处,若有的话,就可将此作为在庭审时主要争辩点之一。
3、庭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由于专利行政诉讼是不服复审决定提出的,因此重点应当放在说明复审决定在实体上或在程序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由于这类专利行政诉讼多数涉及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其科技含量较高。而法院的法官绝大多数不熟悉与该案件相关的科学技术,因此在陈述意见时切忌陷入具体的科学技术内容中去,应当借助审查指南重点从法律法规角度去分析。
(3)在法庭辩论阶段,切忌仅仅按照开庭前所准备的内容照章宣读。应当仔细听取对方的争辩意见,从中寻找对方陈述意见中的漏洞,抓住该漏洞来说明原复审决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4)法庭审理结束时,法院会请双方审阅庭审记录并签字。此时应当仔细阅读该庭审记录,若有与庭审内容不一致之处,应当立即提出,请法庭改正。
4、庭审后的补充陈述意见
为了有助于法院更好地理解己方的观点,可以在庭审后将己方在法庭上的发言内容提交给法庭。
二、怎样起草专利行政诉讼起诉状
专利行政诉讼一审的起诉状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诉讼当事人的自然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在诉讼当事人的自然情况部分首先写明原告的单位、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原告是自然人的,要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地(包括邮编);委托代理的,还应当写明所委托的代理人的自然情况。然后,应当写明被告的自然情况,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其法定代表人为专利复审委员会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兼)。
诉讼请求部分应当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明诉讼请求的事项,例如,判决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号复审决定书,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等。
事实和理由部分是起诉状的重点部分。这部分既可以仅以复审决定的实体错误为理由,也可以仅以复审决定的程序错误为理由,还可以既以实体错误又以程序错误为起诉理由,至于选用何者为理由应当以对己方更有利作为出发点,而不仅仅以哪一理由更易得到撤销复审决定的结果为出发点。
由于法院在这类专利行政诉讼中主要审理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复审决定是否存在程序错误或实体错误,因此在事实和理由这一部分主要具体说明复审决定为什么不符合专利法、其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只有认为必要时才进一步说明本专利申请为什么在这方面符合专利法、其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
深圳市申请专利,需要哪些条件
三种专利申请流程:
(一)发明专利的申请
1、 发明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请求—实质审查—授权
2、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请求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
2) 说明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3) 权利要求书: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
4) 说明书附图:发明专利常有附图,如果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术方案的,可以没有附图。
(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告—授权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
2)说明书: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内容的撰写应当详尽,所述的技术内容应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后能予以实现为准。
3)权利要求书: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
4)说明书附图:实用新型专利一定要有附图说明。
5)说明书摘要:清楚地反映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
(三)外观专利的申请
1、 申请外观专利的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步审查—公告—授权
2、 外观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请求书:包括外观专利的名称、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等。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至少两套图片或照片(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如果必要还是提供立体图)
2)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必要时应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专利行政诉讼期限及如何收集证据,哪些案件能提起专利
一、哪些案件能提起专利行政诉讼专利行政案件,是指当事人不服专利主管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专利主管机关作为被告而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变更或者重新作出行政决定的专利权的纠纷案件。专利主管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三类:1、 我国主管专利的国家机关是知识产权局,其主要任务是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2、 在我国设立有专利复审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而提出的复审请求、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复审决定和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3、 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对假冒他人专利及冒充专利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上三类具体行政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政纠纷,当事人对国务院专利部门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以及地方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所作出的行政决定不服,而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变更或者重新作出行政决定的专利纠纷案件,都是专利行政案件,都属于专利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二、提起专利行政诉讼的期限提出专利行政诉讼案件的期限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和行政复议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或认为行政机关逾期不作为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或者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诉讼。按照专利法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与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期限是一致的。利法第五十七条所规定的不服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处理决定的起诉期限为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该期限比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三个月期限短得多,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