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时事 > 正文

国际时事

东印度公司亚洲和欧洲分开结算(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hacker2022-07-28 20:35:25国际时事108
本文目录一览:1、东印度公司的公司简介2、东印度公司是怎样灭亡的

本文目录一览:

东印度公司的公司简介

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语:Vereenigde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原名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

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缩写,代表该船只或设备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为密德堡市派出者则加注M字,依此类推。)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东印度公司是怎样灭亡的

有三家主要的东印度公司。这三家东印度公司灭亡的原因:

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年-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垮台的原因:

1、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

2、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陷于重重危机之中。

3、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

三、丹麦东印度公司,1801年拿破仑战争及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期间,英国海军曾先后攻击哥本哈根,使丹麦丧失了所有的舰队及Heligoland岛屿。英国称霸海洋,使丹麦东印度公司从此成为历史。

扩展资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并发展:

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急于走上海外贸易之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也有从事海外贸易的自由,在大海和天空面前,世界上的众生是平等的。”和她有一样诉求的,是都铎王朝的王公贵族们,他们积极支持建立特许公司、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其目的就是与印度、南洋和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

1600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这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整个17世纪,东印度贸易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同时。其他欧洲国家也组建过专门从事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分别是荷兰、法国、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贸易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牢牢掌控着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市场。

1651年开始,英国国会通过《航海条例》,英荷两国的贸易竞争终于发展成武装冲突。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败北,英国最终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步独霸印度,染指中国,其主业则立足于南亚次大陆,通过税收获取主要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兰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对亚、非、美洲的影响是什么?

三角贸易就是指黑奴贸易

英国在美洲拥有大量殖民地,美洲的经济结构是种植园经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当地的原著民也就是印地安人性格刚烈不愿屈服,宁愿死亡也不愿成为侵略者的奴隶

英国只好从更不发达的非洲略多大量的黑人作为劳动力输入美洲

三角贸易的过程是:殖民者带着大量钱财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廉价劳动力,再将劳动力带到美洲卖掉,获取大量的财富,偶尔会到亚洲购买一些稀奇的物什,再回到欧洲。总的来说是欧洲到非洲到美洲再回到欧洲。

三角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大量财富,使其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加速了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

但三角贸易也是血腥的,它给非洲和美洲的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使非洲的劳动力大量流失,非洲经济得不到发展。

总的来说三角贸易是罪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为了适应英国对东方的殖民扩张而成立的一个特殊机构。希望帮助你。

历史上比国家还强大的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披着贸易的流氓公司,主要是靠剥削殖民地而获得财富。

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有许多西方强国看到荷兰通过殖民能为自己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所以这些国家纷纷效仿荷兰,开始对印度等国进行殖民统治,压榨他们获得大量财富。

但是为了光明正大的压榨这些殖民地的财富,这些西方国家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他们以交易为借口来奴隶这些殖民地国家。

刚开始荷兰国家的商人还不是太过分,只是在殖民地用低价收购当地的商品,然后高价卖给欧洲国家,在其中赚钱巨大的差价。

但是随着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商人开始了恶意竞争,这种行为完全伤害了荷兰政府的利益。所以政府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增加政府在印度洋的收益。

荷兰政府下令所有的贸易公司完成合并,停止恶意的商业竞争,而这些贸易公司集合体就是东印度公司。

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他们流氓式的贸易开始在亚洲正式展开了。为了更好的获取利益,东印度公司将在殖民地所收获的粮食和衣物等普通商品销往亚洲,用这些来换取大量的昂贵香料。

东印度公司就是通过征服一个弱小的国家,将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然后低价收购当地的特色产品,将其以高价卖给欧洲国家赚取差价的方法,一步一步积累自己的财富。甚至更过分的是将那些鸦片卖给亚洲国家,以获取巨大的利益。

17世纪的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为什么又由荷兰成立,又由英国成立?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 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EH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东印度公司训练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在18世纪,中国对鸦片的需求十分之高,而在1773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所以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尽管中国政府一直禁止鸦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烟,但公司仍从孟加拉透过贸易商和中介走私鸦片到中国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900吨。鸦片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在1838年,当时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禁烟与日后的销烟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最终使中国租借香港岛予英国。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二、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语: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原名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缩写,代表该船只或设备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为密德堡市派出者则加注M字,依此类推。)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为贸易据点,但当时澎湖为中国明朝政府季节性驻防的汛地,经交涉失败后,中国派遣由俞咨皋率领的军队包围荷兰人的城堡,迫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岛(今台湾岛)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被明郑延平王郑成功打败为止,称之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当年的建筑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东南亚商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蚕丝。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商业竞争,荷兰台湾长官遂对日本商人课征十分之一的关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经过荷兰方面道歉,又交出得罪日本人的彼得•奴易兹(Pieter Nuyts)到日本监禁,1632年才又恢复贸易,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日本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年-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东印度公司说白了是一个特权公司,垄断着英国对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海外贸易。特权公司的发展,自然阻碍了其他工厂的自由竞争,招到了国内民众的反对,英国政府也意识到特权公司的发展不利于国内健康的商业环境的形成,故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海外贸易特权。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晴枙双笙(2022-07-29 04:00:32)回复取消回复

    麦东印度公司,1801年拿破仑战争及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期间,英国海军曾先后攻击哥本哈根,使丹麦丧失了所有的舰队及Heligoland岛屿。英国称霸海洋,使丹麦东印度公司从此成为历史。扩展资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并发展: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急于走上海外贸易之路。英国女王伊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