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龙机油增多怎么解释(丰田亚洲龙机油增多怎么看)
本文目录一览:
- 1、聊聊亚洲龙开了八千公里,还有机油增多问题
- 2、一汽丰田亚洲龙机油增多,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危害?
- 3、去伪求真,我们随机找了台亚洲龙打开机油盖让真相大白
- 4、丰田车被曝机油增多/乳化,北美召回,开不坏的质量神话要破灭?
- 5、关于机油增多/乳化,凯美瑞/亚洲龙车主们有话要说!| 丰田机油门
聊聊亚洲龙开了八千公里,还有机油增多问题
2020年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水”了。
此照片拍摄于洗车第二天……
原以为开年的几场大雪能带来祥瑞,没想到紧接着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形势如此严峻,在家宅了一个月,印象里前所未有。最近天气回暖了,疫情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天空中的雪花变成了细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上一场。
亚洲龙已经到手半年多,开了8000多公里,两个星期前刚做了首保。曾经的新朋友如今已经是老熟人。开起亚洲龙的各种操作,成了一种潜意识里自然的习惯。半年多来,它还没给我找过麻烦,比较幸运吧,异响之类的问题它也没出现,任劳任怨不闹脾气。
周末去了趟门头沟山里,肯定都是在家憋坏了,一路上全是人,这两天再写篇帖子。去之前把车洗了,还特意看了一眼天气预报,没想到第二天傍晚,一场小雨就惊喜降临。没办法,将计就计,拍照去……
如果问我亚洲龙最大的优点,可能一开始会说外观好看,或者浅色内饰好看,或者动力平顺……但现在,我的答案一定是——特别舒服。
亚洲龙的舒服是全方位的,越开越有感触。首先是座椅合身,软硬支撑都合适,开多久也不会累。两边的扶手也是,够宽够厚够高,现在开着经常是右手扶着放线盘,胳膊搭在扶手上的慵懒状态。底盘的功底也是日久见真章,一开始遇到坑洼或者颠簸总会可以减速,后来发现坐在车里的震动远比想象的小,然后就慢慢习惯快速通过,前后排都不会有什么抱怨。不光是震动控制得好,底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解释的“平衡感”,从亚洲龙下来再开别的车会觉得左右有些较劲。过两天自驾的帖子要重点说一下操控,第一次跑山很有感触。
总觉得晚上(有光的前提下……)看它比白天看要漂亮,因为多数时间,表面都是一层土。白天太阳一照很明显。晚上反而会闪亮一些。尤其是下雨天,满车水珠,深色车漆很深邃,晶莹剔透又显得很高级。
第一次坐这车的朋友都会说内饰好看(忽略那把羞涩的小红伞),我觉得主要是颜色的原因,哈哈。米色内饰没有想象中容易脏,驾驶座和方向盘的颜色变深了一些,看来以后得避免穿牛仔裤开车,否则万一染色了就会很明显。
后门要是也有照明灯,仪式感会更强的。
浅色内饰最大的好处就是开扬感好,每次阳光明媚开车出去,爸妈坐在后排,打开天窗遮阳帘,我爸都会不紧夸赞车里敞亮,顺便还不忘吐槽深色内饰的压抑。
话锋一转,说说机油增多问题……
首先,我也中招了,目测机油高出最高点半厘米左右,我不是黑,这是事实。群里有人说是不是保养加多了,我确实没法验证,保养的时候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等我看到的时候,车已经开了快10天了。其次,貌似保养之后这几天,车都没怎么痛快开,所以是不是所谓的低温短距离行驶导致增高,我也不确定。保养前开了8300公里左右,在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冬天,开车上下班往返将近70公里,机油是否增多也没观察过,但发动机没出现过故障或者报警。有时间再去4S店看看,不知道有没有实质性的回复。
油耗,一趟门头沟回来,直接从7.7涨到了8.1……上山基本是排队+大脚轰油超车,下山是排队+走走停停,后果确实明显……但是8个油我觉得也真心能接受了,表示很是知足。
总而言之,但愿这次机油问题是虚惊一场,这车我还想多开几年,大家一起看进展吧。希望2020剩下的日子,好事儿能多一些……
一汽丰田亚洲龙机油增多,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危害?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车了解比较多的人应该能够看得出来,机油量的增加其实对于我们人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大家应该能够看到的是在车辆销售中,对于很多的车辆而言,他们的不良情况也会因为更危险。那么大家应该能够看到,现在1汽丰田亚洲龙机油增多着一个情况,对于这1情况而言,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于这样的情况而言,他会带来非常多的危害。
首先第一点就是他会大大降低汽油润滑的一个效果,也会加剧大的磨损性,所以说在汽油中有水分的混入就会导致机油乳化, 大致机油的润滑性和润滑效果更加的低。对于很多的智能车而言,他的发动机那么长时间地运转,这样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另外一点能够看到的是,机油量的增加, 这也加剧了发动机所承担的负荷量,它的动力性能要坚强很多。堆积量的增多也 表现出不同的感觉。 那么,可以说它对于动力而言,也是有很严重的影响的,那么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如果有量过多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会被烧坏,会影响消费者的安全驾驶,而且也会导致转化性的下降。在高速大道的时候,大家带来一些更严重的影响。
总而言之,大家当看到这1点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选择车辆,不然的话,这对于我们而言也是非常的危险的。 总而言之,大家应该能够看的出来的是,如果机油量过多的话,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严重的影响。总体来说的话,确实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大家应该会感到的。
去伪求真,我们随机找了台亚洲龙打开机油盖让真相大白
最近,亚洲龙2.5L排量车型出现机油增多、乳化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消息背后甚至存在人为放大的嫌疑。
不管消息是否准确,丰田中国都非常重视,立即连同母公司技术部门从采购、设计、生产、售后等源头环节进行逐一排查。
同时,丰田中国还强调,并没有接到任何消费者关于机油增多、乳化造成车辆故障的反馈。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所有车型机油液面均在标准范围之内,非品质问题。
说回到亚洲龙,目前来看,机油增多、乳化现象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不会对发动机性能产生任何影响,更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不过,我们呼吁心存疑虑的亚洲龙车主还是及时去当地4S店进行检测,以打消心理上的担忧和顾虑。
亚洲龙是一汽丰田旗下一款全新的B+级轿车产品,基于丰田汽车全球最新的TNGA架构打造。因为有最新的TNGA架构加持的技术和造型优势,加之与豪华品牌雷克萨斯ES同平台,在精准营销的推动之下,亚洲龙上市之后,销量迅速稳步攀升,才短短一年时间,销量已经超过耕耘市场多年的竞争对手,而刚刚过去的1月份,亚洲龙的终端市场销量超过了1.2万辆。当下,亚洲龙热销的势头还在继续向上。
也许是树大招风。一则“机油增多、乳化”的消息,再次将亚洲龙推向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不过,从目前来看,尽管该现象并不会给车辆带来实质性的危险,但是,作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丰田汽车依然第一时间积极主动正面回应,体现出了丰田汽车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一汽丰田亚洲龙车型的机油增多、乳化到底是极个别案例,还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车辆出现机油出现增多、乳化,机油增多、乳化之后对车辆发动机有没有伤害?
对于普通汽车用户来说,因为不懂汽车技术,“机油增多和乳化”的消息的确容易让人担忧。为此,麻辣车事从车主粉丝中随机找到了一位成都亚洲龙车主张先生,同时,也专门请到了在汽车行业从事17年维修的资深技术专家、在全球汽车售后比武中夺得过金奖的毛建军先生。
在真实车主和技术专家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我们打开了这台行驶了一万多公里的亚洲龙2.5L车型的发动机机油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呈现方式,客观、真实解读亚洲机油增多、乳化现象。
据亚洲龙车主张先生介绍,他一直很喜欢丰田汽车的产品,第一台车是丰田花冠,去年9月份换车,购买了丰田的新旗舰轿车亚洲龙。最近网上传出消息称,亚洲龙的发动机存在机油增多、乳化现象,不过,从提车到现在,行驶里程一万多公里,驾驶体验非常好,还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状况。
“我认为,机油乳化现象极有可能是个别现象,既然有机会和媒体以及权威专家一起,对车辆进行监测,到底机油有没有乳化?相信打开发动机机油盖之后,一切都会真相大白,也可以打消我的顾虑。”
据资深汽车维修专家毛建军介绍,机油增多并不是本田和丰田等几款车的“专利”,而是在特定的工况和使用条件下所有汽车都会出现的常态。按标准的测量方法测量机油油位,如液面未超过F线 25mm,但用户对机油增多问题还是很担心,可以到4S店进行检查。
“机油乳化”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在汽车市场上,几乎所有汽车品牌和车型都可能出现“机油乳化”现象,这不完全属于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正常状况,对此,大家不要大惊小怪。如果乳化现象不严重,车主大可不必在意,因为轻微现象根本不会影响发动机润滑性能,也不会伤害到车辆发动机,甚至出现故障。
在资深汽车维修专家毛建军的帮助下,张先生的亚洲龙发动机机油盖被打开。经过毛建军仔细检查后发现,发动机机油盖上面没有残留任何颜色的泡沫状液体,因此,张先生的这台车并没有出现机油乳化现象。同时,毛建军拉出机油尺检查,发现液面也并未超过F线25mm,机油增多的现象也并没有发生。一番仔细检查后,张先生内心的顾虑被彻底打消。“我相信丰田汽车的技术,也相信产品品质。”
据毛建军介绍,机油乳化主要是因为发动机反复在无法充分暖机(水温在 80 度以下)的状态(低速短距离,气温 10 度 /30 分钟)下使用时,发动机内的少量的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到发动机机油里,因此在机油加注盖内侧等部位会有乳化现象的发生。同时,出现发动机机油乳化现象,和车主的用车习惯也有一定关系,例如,车辆长时间停放等等行为。
毛建军还介绍,导致机油增多原因也有很多,一是发动机工厂以F刻度线为准注入机油,但会有一定的公差。实际注入机油时有超过F线的情况,若未超过F线25mm,则仍在规定范围内。二是在车辆保养更换机油时,也有可能超过机油液面F线。三是发动机机油增多与用车环境和习惯相关,冬天低温情况下,若发动机在未充分热车情况下运行,部分未燃烧的汽油蒸汽会溶解到机油内,这是所有发动机都存在的正常物理现象。四是机油液面高度测量时,液面高度会受测量时地面的倾斜度、发动机温度(油温越高,机油膨胀率越大)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差异。
不过,从我们随机选取的一台亚洲龙检查情况来看,亚洲龙发动机机油增多和乳化的确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个例,同时,售后服务技术专家毛建军也给我们普及了机油增多和乳化的一些常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正常现象,甚至当水分蒸发后乳化自然就消失了,或者多跑一段距离乳化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请所有亚洲龙车主不要恐慌。
如果你是亚洲龙车主,看到机油增多和乳化的消息后,依然还感到不安,也可以到当地一汽丰田4S店进行车辆检查,相信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丰田的服务一定能让您满意,对车主也是负责任的。
如何解决和避免机油乳化
1、及时找到原
如果发现有机油乳化现象,及时检修,找到根源,避免问题恶化,必要时更换机油。
2、使用好品质机油
正常情况下,有时机油会有轻微乳化现象,针对轻微现象,高品质的全合成机油自身能够有效的预防解决。比如拓普兰润滑油,具有高抗乳化性能,即使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下,也能够很好解决正常的机油乳化现象。
3、冬季多加注意
机油乳化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冬至低温时机油乳化现象出现的概率更大,所以在冬天时更要关注发动机的机油乳化现象。
4、增加热车时间
短途行驶或低温环境,会使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可能造成乳化情况,所以,车主可以通过增加热车时间,以及高转速行驶,使机油温度较快上升,及时排出水分。
发动机机油测量正确方法
1、在对机油量进行确认时,由于地面平整度,机油温度(温度越高,机油膨胀率越大)等因素都会对测量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很关键:
2、确保车辆停在平稳的路面上,提高油位检测的准确度。
3、熄灭发动机,等 5-10 分钟左右,让发动机冷却下来,也让停留在发动机上部的机油充分流入油底壳。
4、取出机油尺擦净,再重新插入尺孔中,静等几秒取出,观察机油尺上油痕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车被曝机油增多/乳化,北美召回,开不坏的质量神话要破灭?
面对这样的疑团,丰田中国日前针对机油增多/乳化问题作出回应,“车主反映的情况是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现象,并不会影响机油的润滑效果,也不会对发动机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上述现象不是品质问题。”这番回应到底是在推卸责任还是问题的确如官方所言呢?
◆?机油缘何会增多?
关于机油增多的现象,实际是指气缸内有部分汽油未能得到充分燃烧,被附着在汽缸壁上,待发动机冷却后流入曲轴箱底部的机油盘中,与机油混合从而稀释了机油,从而出现机油增多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车主在检查机油液面高度的时候闻到汽油味的原因。
此外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缸内的气化燃料会通过活塞环与缸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曲轴箱中,也就是俗称的窜气现象。正常情况下,气化或雾化的汽油会进一步挥发,之后通过PCV阀通过进气歧管再次进入燃烧室,从而被排放出去;但在低温冷启动及短途出行的用车条件下,因为发动机暖机不足,当这些相对较热的气体遇到比较冷的缸体后就会产生冷凝液体混入机油里,从而导致出现机油增多现象。
有见及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亚洲龙和RAV4荣放车主在用车一段时间以后,直到近期才开始反映机油问题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两款车型上市后的首个冬季。同时由于受疫情影响,多数用户长时间没有驾车出行或是以短途为主,直至近日复工潮才开始频繁用车,如此出行习惯的变化同样是本次丰田机油事件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
除去产品本身原因,人为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机油增多的发生,例如丰田发动机工厂以F刻度线上限为准注入机油,但可能存在一定公差;另外车主在保养更换机油时也有可能超过了机油液面F线,同时车主在测量机油液面高度时,地面是否平整、机油温度等因素也会有一定影响。
事实上对于机油增多现象,业内一般认为3~5%的增多幅度不会对机油黏度造成损害,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没有影响。此外当机油增多严重到影响发动机运转时,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故障灯会亮起警报灯,因此总体而言,车主无需对此感到恐慌。
以一汽丰田截至3月11日的数据来看,官方共发现机油增多案例249例,经调查后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发动机故障灯点亮、点火异常、抖动等异常情况,此举无疑给车主们注入了强心针。
◆?机油乳化是如何出现的?
除去机油增多现象,机油乳化也是本次车主们反映的另一重点问题,其中对象尤其集中于亚洲龙和RAV4荣放的混动车型上。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主要是车辆长时间停放,且发动机没有在充分暖机的状态下使用,发动机内少量的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到机油里,导致机油加注盖内的十字节上出现了乳化现象。
丰田官方对此回应说,发动机在经过高速行驶后会充分暖机,随着发动机机油温度的上升,混入机油中的少量水分蒸发后乳化现象就会消失,因此对于发动机性能同样问题不大。
另外针对丰田美国的召回事件,实际其问题是发动机的燃油泵出现制造缺陷,容易导致发动机内部出现裂纹而泄漏冷却液或机油,因而官方对此问题进行召回,不过这与国内的“机油门”事件并无关联。另外由于中美两地采用了不同的发动机供应商,因此丰田美国遇到的问题并不会出现在中国市场,这点车主们大可放心。
◆?丰田的油电混动系统有缺陷吗?
无论机油增多还是乳化问题,诱发这两个现象的共同点都在于发动机暖机不足,其中冬季的寒冷环境以及疫情下的出行习惯变化都是关键要素,因此车主们要想避免出现这类现象,还是应该要有热车习惯和避免长时间低速或短途驾驶。当然针对部分依旧存在担忧的用户,则可到4S店做进一步检查,准确了解爱车状况。
本次“机油门”发生后,不少人对丰田油电混动车型的可靠性开始产生疑虑,有部分潜在买家的态度也改为持币观望。事实上丰田的THS混动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其混动车型的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400万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一起由于混动系统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可以说这样的质量把控及销量规模早已经过了市场检验,因此对于丰田THS混动系统的品质理应感到放心。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丰田THS混动系统能够在发动机损耗最大的低效工况下用电行驶,此举实际上是减少了发动机损耗,更会有助于提升动力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为什么丰田THS混动系统始终没有因为混动系统质量问题而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于在实用层面上,丰田THS混动系统本身的产品优势依旧在当下市场里处于突出位置,例如这套系统能够带来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其中卡罗拉混动版的百公里最低油耗仅4升,亚洲龙的对应数据也只是4.3升。与此同时,通过电池的辅助,丰田混动车型还能得到更好的提速效果和安静的驾驶质感,这些好处依旧是纯燃油车所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丰田THS混动系统的可买性之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机油增多/乳化,凯美瑞/亚洲龙车主们有话要说!| 丰田机油门
全文共有2322个字,5张图
通篇阅读需要4分钟
本文作者:道哥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丰田机油门愈演愈烈,车主纷纷不安,想维护自己的合法群益出现问题的车主越来越多,他们组成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微信群,他们联系上了《懂车之道》,告诉《懂车之道》他们目前的诉求:
“机油增多/乳化”丰田车主群体诉求:
1、丰田彻底调查,到底是设计缺陷还是属于正常现象,两者都要给与合理解释。
2、美国召回我们一句解释都没有?我们的问题跟美国丰田是否是同一个问题。
3、如果有问题:丰田怎么解决?
4、如果没问题:那为何其他车企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没有问题,那怎么使用车辆才会不让机油增多?如果按照官方给出的使用方法还是出现机油增多,那又该怎么解决。
出现机油增多/乳化真实车主,怎么样?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丰田机油门事件可谓是持续发酵,无论是亚洲龙还是凯美瑞,均有机油增多案例出现。而截至目前为止,一汽丰田以及广汽丰田均没有针对机油事件作出任何官方回应及声明。
由于目前涉及的车型众多,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道哥访谈了几位亚洲龙、凯美瑞的车主,让他们来为我们讲述目前车辆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今的困惑。
广汽丰田凯美瑞 车主的疑问?
“无缘无故就出现了这个问题,究竟这个现象是一直存在,还是说4S店有意隐瞒呢?保养都是在4S店进行的,难道他们都没发现?”来自江苏省扬州市的李先生(化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先生是一名广汽丰田凯美瑞双擎的车主,最近他在留意网络上有较多的丰田机油增多报道,于是他赶紧也对自己的车辆进行了检查。不幸的是,他的车辆也出现了机油增多的现象。
对此,《懂车之道》也对李先生进行了一番谈话。
《懂车之道》:“您目前的车辆出现了什么问题?”
李先生:“目前有机油增多的问题,乳化现象没有。”
《懂车之道》:“您的车辆购买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发现机油增多的现象?”
李先生:“车辆是在2019年5月27日提的,目前已经行驶超过10000公里,首保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最近几天才发现车辆机油增多了。”
《懂车之道》:“您每天用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是否经常短途行驶?”
李先生:“基本没有短途行驶,车辆每天用于上班的交通工具,单程距离超过40公里,全程不到100公里,而且一周用车频率在5天以上。”
《懂车之道》:“那现在出现情况后,4S店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李先生:“在3月11日,我去到了4S店,他们目前只是登记了相关情况,并反馈给厂商,另外还给我更换了机油,但此次并没有按保养手册加入4.5L机油而是加入了4L,并让我持续观察。”
《懂车之道》:“那目前您有什么诉求吗?”
李先生:“希望广汽丰田能对A25A系列发动机的车辆,作出有关机油增多并且乳化现象的说明,如存在质量问题,希望厂家大方承认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
通过对李先生的一番访谈,可以看出李先生对于现象的发生还是持开明的态度,但也不难发现李先生也迫切希望厂商能够及早找到问题的根本点。
另外李先生提到的4S店做法是少加机油,道哥却觉得这种方法颇有掩耳盗铃的感觉,但鉴于目前4S店并没有接到厂商的解决方案,因此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亚洲龙车主:行驶5000公里就机油增多/乳化
“与其它车主不一样的是,我的车辆不仅机油增多,还有乳化现象”来自江苏省江阴市的陈先生(化名)说道。
与其它车主一样,陈先生也是在网上得知亚洲龙部分车型出现机油增多的问题,于是陈先生也对车辆自检了一番,结果发现车辆不仅机油增多,甚至还有乳化的现象。
陈先生的车辆十分严重,我们从这个图片来看,发动机里面全被乳化了。
而当发现了问题后,陈先生也将车辆开到了4S店寻求解决的办法,然而处理结果却让陈先生感到颇为不满。
“4S店检查过后,仅仅是释放掉了一些机油,然后就让我继续行驶了,但这样相当于没处理啊。另外机油乳化现象他们也没有给我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是正常现象,为什么其他车型又没有呢?”陈先生继续说道。
《懂车之道》认为,在厂家还没完全出相关公告前,4S店应该尽量帮助车主,目前部分的一汽丰田、广汽丰田4S店颇有“踢皮球”的行为,觉得这不是他们该处理的问题而忽视了车主的感受与诉求,但面对机油增多与乳化并存的车辆,4S店最起码能免费更换机油。
对于目前的状况,陈先生希望厂家能够及早发表声明,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延长发动机的质保期,给予所有用户一颗定心丸。
既然丰田官方不给车主一个满意合理的解释,《懂车之道》和车主们有几种猜测:
疑问1:都是短途行驶造成的?
针对机油增多与乳化现象,道哥从一汽丰田的4S店中了解到:
关于机油上升可能会有各种原因,一般情况下考虑有以下原因:
发动机工厂以F刻度线(上限)为准注入机油,但有一定的公差。实际注入机油时有超过机油卡尺F线的情况,但仍在规定范围内。
在车辆保养更换机油时,也有可能超过机油液面F线(上限)。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在低温冷启动时,极少量的未完全燃烧的汽油经过活塞环与缸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机油,这属于正常现象。
对机油液面高度测量时,地面是否平整,机油温度等也对液面高度有影响。
另外乳化的原因主要由于在低速短距离行驶时,混动车型的汽油发动机间歇性工作,在未充分暖机之前就停止的时候,在机油加注盖内内侧结露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局部出现了白色乳化现象,经发动机连续工作,发动机机油温度上升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有关这番回复,无论是李先生还是陈先生等一众凯美瑞、亚洲龙车主显然不接受这样的说法。
但众所周知,机油有着润滑、散热、密封、清洁以及防腐的作用,一旦出现机油过量增多或乳化会造成机油变质,影响机油的性能,从而可能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所以一众车主认为,汽车不应该这么娇贵的产品,倘若车辆只因短途行驶最终导致损坏,那肯定只能是质量问题了。
疑问2:双擎车辆最容易出现问题?
根据《懂车之道》从车主群了解到,目前出现机油增多与乳化现象的车型,都集中的双擎版车型中,而纯燃油版也有,但占比不高。
《懂车之道》认为这或许与发动机频繁启停有一定的关系,但既然混动车型无法避免频繁启停,那么在设计时是不是也应该要考虑到机油增多与乳化的风险,而这其中是不是在设计上的缺陷呢?这一切都有待于丰田的解答。
小编有话说:
既然问题已经大规模爆发,《懂车之道》觉得广汽丰田以及一汽丰田也应该及早公布解决方案,毕竟丰田这块金漆招牌,代表的就是可靠、耐用,如今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消费者还有什么信心再次选购丰田呢?
当前,《懂车之道》通过与车主了解得知,此次涉及的车型遍布全国各地,并不集中于东北地区,这也意味着温度并非主要影响因素。而用车行程,《懂车之道》也了解到了既有短途行驶,也有长途行驶的,因此出问题的车型也并非集中于短途行驶中。
鉴于问题的不确定性,《懂车之道》将会继续跟踪,欢迎有任何疑问与诉求的车主,可以跟我们取得联系,让《懂车之道》为你们发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