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常见抢救设备(儿科抢救室必备设备)
本文目录一览:
- 1、新生儿科设备申购理由
- 2、北京华信医院儿科怎么样?
- 3、跪求《读者:黑暗里的生命之光》读后感
- 4、新生儿科必备的仪器有哪些
- 5、邯郸妇幼保健院在哪里啊,谢谢,请问坐几路车过去呀
- 6、武汉太康医院是一家什么样的医院?
新生儿科设备申购理由
首先对申购理由进行总体概述,其次,详细写明申购的理由,最后有需要强调补充的进行强调补充。
1、设备分类档案
按照卫生部标准,对医.疗器械的分类和编码采用68标准规范,或按要求采用各区域财政部编码、院内编码。
2、设备申购管理
包括年度计划、采购申请、自定义多级审批权限、供应商询价谈判、招标、供应商合同管理、审计、档案管理、采购验收、科室领用等。
3、设备资产管理
建立电子台账,确保资产账物相符。包括资产卡片建立、条码扫描、分户电子帐、资产转移、资产报废、资产外调、资产折旧、公用设备租借、资产查询、资产盘点处理等。
北京华信医院儿科怎么样?
我是一名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的家乡云南大理签订了医疗帮助协议,我很荣幸的被我所在地选送到北京华信医院儿科病房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
北京华信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其中儿科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负责转运救治朝阳区所属助产机构的高危、重症新生儿。儿科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和设备,有着先进的医疗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病房中配有高频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暖箱、中心监护系统、血气分析仪、血糖仪、黄疸监测仪、蓝光箱、床房B超、床旁X光机、振幅整合脑电图、听力筛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高水平的诊治加上先进的设备,其完美的组合让儿科在北京市救治新生儿方面经验突出,救治能力在全市首屈一指。这里的医务人员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仅诊疗水平高,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重视培养人才,保持着强大的人才队伍,还不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
儿科虞人杰教授每周定期查房(全国知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CT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症的人工呼吸器治疗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入的研究,熟练诊疗儿科及新生儿疾病,并擅长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免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对我们基层医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日常的查房是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师仔细分析、诊精心策划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儿得到合理治疗,让年轻医生、进修医生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在来院的半年时间里,我参加学习了儿科病房对进修医生的理论讲座共计12次,包括6次科内讲座和院外的学术交流,对儿科疾病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儿科主任对进修医生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科室各位老师悉心指导气管插管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技术、新知识。
在这半年的学习中,北京华信医院不仅在专业技术给予悉心指导,在生活上也得到了医院各级领导及科室各位老师的关心,医院免费提供住宿,免收进修费,还不定期询问工作及生活情况。半年的进修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考验,我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给我的这次难得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使我对新生儿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跪求《读者:黑暗里的生命之光》读后感
今年年初,遭遇特大冰雪灾害的郴州满目疮痍,一片漆黑。在冰雪肆虐郴城的日子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蒙受了重大损失,造成经济损失1462.21万元。在灾难面前,该医在停电停水的严峻形势下,凭着完善的应急动员机制和危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超负荷、超强度完成了所有医疗救治工作,在冰冻的黑暗中守护着每一个生命,夺取了抗冰救灾的全面胜利。从1月24号到2月6号,该院共完成门诊25254人次,住院2225人次,手术402台次。
全力以赴抗击冰雪灾害
1月12日,湖南省气象局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后, 市一医院闻讯而动,制定了抗击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在雪灾初期,市一医院迅速成立了抗冰救灾指挥部,市一医院党政一把手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院领导强调:“在这种非常时期,医院要义不容辞的担负起救助的责任,这个救助不只是治病,还包括救难与提供一切帮助。”
1月26日凌晨起,市一医院中心医院电力供应全部中断,医院迅速启动备用发电机进行供电。中心医院正常用电量为2460千瓦,而发电机只有648千瓦,于是医院按照应急预案对各科室分轻重缓急进行供电或限电。随着郴州大面积停电,在这座冰寒雪冷又一片漆黑的城市里,灯火辉煌的市一医院象冬日里的暖阳和镶嵌在黑夜中的灯塔,给病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在黑暗中焦急等待、盼望的产妇和病人一齐涌向市一医院;全市其他医院的危重病人也源源不断地转入市一医院。冰雪灾害期间,病床不足1400张的市一医院,最多时住院人次竟达1636人,工作量成倍猛增,医院超负荷运转,职工超强度工作:“120”急救中心告急,重症监护室告急,手术室告急,产科告急,新生儿科告急,骨科告急,消毒供应中心告急……。一时间,市一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院领导班子迅速作出了“京珠昼夜大巡诊”、“新生儿雪夜大转移”、“产妇两次大分流”等重要决定,并作出周密部署,主要领导昼夜在
“120”指挥中心坐镇组织指挥,并多次第一时间到病房组织指挥抢救抗冰救灾英雄。
市一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的医疗特点,中心医院、南院和北院三个医疗区统一管理,集中调控,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了超常规、最充分的有效运用,满足患者的紧急救治需求。随后,市一医院通过上级部门紧急购置了两台发电机,借用发电机两台,发电车一台。为保证医疗用电的供应,市一医院副院长贺光明自己做采购员,通过多种途径购置了发电所需柴油20吨;工会主席刘功成自己当配电修理工,修好了一台发电机。
为防止自来水供应的中断,市一医院紧急启用院内的备用井,购置了抽水机,并请相关部门进行了水质化验。同时,市一医院还储备了矿泉水1300件、快餐面195箱、饼干60件以及相关防寒物资,以备住院病人应急所需。
携手抗灾,全力以赴。在此次抗灾救灾中,市一医院在本身医疗业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够完成长时间、高强度、任务艰巨的抗灾救灾任务,涉及50多个科室工作的增加,300多名职工的调动,500多名病人的安排,凸显了市一医院抗风险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市一医院产科共有病床49张,平日住院产妇60人左右。自冰雪灾害以来,产妇数量成倍增长,最高在院产妇达145人,最多时一天出生婴儿22个。为缓解病床压力,医院先后两次召开紧急协调会议,将新装修给血液科的一层病房腾出18张病床供产科使用,将耳鼻喉科的病人进行调整,腾出17张病床给产科,同时从全院三个医疗区紧急调配了几十名医护人员增援产科。产科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取消了休假,许多医务人员都是吃住在科室。床位可以一加再加,人员可以从三个医疗区增援却终究有限,人员不足只能靠加班加班再加班解决。助产士曹明明连续上班,最高时一天竟接生了17个婴儿。由于医院自供电力不足而时常限电,产科医务人员有时打着手电筒,点着蜡烛在产房接生。那一点点光芒,迎接的是新生命的到来,见证的是医护人员的艰辛。由于处理得当,在高度紧张工作状态下,冰雪灾害期间,产科接生了222个婴儿,未出现一例意外事件,所有母子均告平安。
市一医院北院由于使用铁路电和电业局电双线供电,冰灾初期供电情况良好,于是郴州市区及各县市的新生患儿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北院新生儿科,致使只有40张病床的新生儿科在最高日达86名患者,高危重症新生儿40余名。1月30日凌晨,北院供电突然中断,北院没有自备发电机,而新生患儿生命脆弱,危重患儿必须在保温箱恒温状态下进行治疗。为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医院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在中心医院腾出病房,将危重患儿全部转移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北院与中心医院相距3公里,在凌晨3点停电后,仅一个半小时,23名危重患儿全部被安全转移至中心医院。中心医院连夜从全院调集了10余名医护人员,保证了转移患儿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位危重新生患儿的父亲在孩子出院时说:“辛苦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崽一条命。”
ICU一区原有病床17张,在冰灾期间,ICU一区最高峰时病人达26人,创开科以来的最高记录。为确保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在一时无法增加人员的情况下,ICU一区只好增加现有人员的排班。如此连续值班,医务人员连续奋战,却无一人有怨言。
他们说:“就是再苦再累爬,我们也不能不抢救病人。”
战冰斗雪,紧急救援。冰灾期间,市一医院在保证自身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之余,还承担了全市繁重的医疗紧急救援工作。从1月23日至2月6日,“120”共出车1142趟次,出动工作人员3459人次,接回病人944人。其中到高速公路出车92趟次,接回病人90人次,现场救治病人1758人次,免费发放药品5万余元。同时免费发放了大量的食品和日常用品。
从1月25日开始,“120”车队除正常接诊病人外,每天还要由院领导带队到耒宜高速公路巡诊七八次。1月26日,为抢救宜章一名重症病人,先后派出3台救护车,历时16个小时,中间步行两三公里,才将病人接回医院。为接诊马田煤矿的一名肺部感染病人,由于途中道路积雪,“120”急救人员经一个多小时、凿冰一公里路程,才将病人安全接到医院治疗。“120”司机叶良郴创下了连续值班72小时的记录,他所在的救护车被高速公路的司乘人员称为“移动的人民医院”。“120”中心主任彭发吉同志连续奋战了4天,其父亲身患重病也未能抽出时间去探望。"120”车队队长黄明才,在家里停电停水多日的情况下,一心扑在工作上,连续一个星期未回家探望一次。冰冻路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感人场面:急救人员跌倒在冰地上,双手却仍然高高地举起担架,绝不让病人有丝毫的损伤!
危难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市一医院集团化管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使医院有实力在自身承受灾害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政府分忧解难。在这场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市一医院在郴州市医疗战线上为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积极主动收治需要救治的病人。在郴州大面积停电停水后,银行和通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很多人有钱取不出,电话打不出。由于城区和各县(市)其他医疗机构没有备用的发电机,病人大多数、危重病人全部都转往有备用发电机的市一医院中心医院,只有1100张病床的中心医院住院病人一时间就有1400多人,最多时接近1600人,医院整个工作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收治的病人集中在新生儿科、产科、骨科和ICU这几个科室中。在冰灾深重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住院病人是欠费的,其中少数为贫困患者,绝大多数为手中无现金的患者。整个冰灾期间,市一医院垫付欠费和免费的病人费用400多万元。从1月25日起到高速公路南北贯通期间,市一医院积极主动开展巡诊救治工作,确保了患病司乘人员的及时救治,同时免费发放了大量药品、食品和日用品,总价值近10万元。在整个的冰雪灾害里,市一医院未出现一例因未交钱而未收治或延误收治的情况,集中体现了公立医院铁肩担道义的本色。
全力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全市停电停水的日子里,由于物质短缺,一些药店和民营医院趁势抬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冰灾严重时期,别的医疗机构大多关门歇业,市一医院却在超负荷运行,运行的成本支出成倍增加。但是,医疗服务、后勤饮食和物质的供应及水电的配送,市一医院始终维持冰灾之前的价格,没有趁势上涨一分钱,而这些东西当时的成本价格就已是冰灾之前价格的几倍。因此,市一医院越超负荷运行,亏损就越大,冰灾期间,市一医院亏损总计87万元。市一医院在后勤支持保障和医疗救治等医院工作有序进行中,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全力以赴,确保了市一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开展和对病人的及时救治,集中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无偿地奋力抢救抗冰救灾英雄。集团化建设促进了专科发展,尤其是急危重医学的建设,使医院对危急重病和疑难病的诊断诊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保障了在危急情况下,病人不出郴州在市一医院就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在这次抗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电力、交通部门员工和武警官兵受伤、受重伤的不少,有些还献出了生命。为了抢救这些英雄,市一医院的做法:一是应急救援快,有呼救,“120”火速将受伤英雄接到医院免费救治,绝不耽误一分一秒;二是高度重视对英雄的救治工作,把救治英雄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三是尽一切可能,不惜一切代价,以确保英雄的生命安全。在整个抗冰救灾期间,截止2月11日,市一医院共免费收治10余名抗灾救灾英雄,使所有受伤的抗灾救灾英雄都得到及时救治。市一医院抢救薛卫国、徐坤等抗冰救灾英雄,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危难中党员干部和群众无私奉献。在这次灾害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科室,他们面对困难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品格和责任。为了维持医院电力“心脏”的搏动,配电房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保证医院医疗用电的供应;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不分白天黑夜真情守护新生患儿,在冰冷的雪夜里温暖着每一个新生儿;“120”急救人员战冰斗雪,不畏艰险,以一腔热血谱写了救护生命的颂歌……。
1月31日上午9点多,一位梅毒抗体产妇因胎盘早剥,产下的婴儿心跳极弱,而此时供电中断,抢救设备无法使用,情况十分危急,主刀的共产党员雷冬竹主任顾不上自身健康就对婴儿进行口对口地吸羊水抢救。甲外医生共产党员胡雄强在自己刚做完膀胱肿瘤手术的情况下,坚决要求到科室上班,带着伤痛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
在灾难面前,整个医院都行动起来了,党员干部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职工们都自发自觉地投入抗冰救灾之中,市一医院主动为政府分忧,职工积极为医院解难,这正是市一医院夺取抗冰救灾攻坚战最后胜利的关键。
由于长时间的严寒冰冻,献血人员少,血库告急。1月28日,市一医院组织了300多名职工义务献血,其中符合献血要求的176名职工献了血,满足了医疗急救的用血需求,大大改善了市中心血站库存血日渐减少的状况。1月29日,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市一医院职工群众积极捐献御寒衣物,为山区灾民和高速公路的司乘人员送温暖。总计捐献御寒衣物1600件(套)。
抗冰救灾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赞扬
自郴州市发布冰雪灾害黄色预警起,市一医院就立即启动了抗击冰雪的各项工作。市一医院的120紧急救援中心自1月23日起每日派出两台救护车在高速上巡诊,且多次在交通封锁、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从各县(市)接转危重病人。市一医院在外部供电中断整整12天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成为灾害期间全市医疗救治的支柱。政府对市一医院在雪灾期间的突出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对市一医院提出表扬。
1月26日外部供电中断后,市一医院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进行供电,由于城内大多数医院无法自行供电,于是病人大量涌向市一医院。在住院压力空前增加的情况下,市一医院不但保证了病人水、电、饮食的正常供应,而且保证了服务质量不下降,病人及家属都对市一医院的工作十分满意,在人民群众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市一医院在雪灾中的出色表现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纷纷主动前往市一医院采访,对市一医院进行了大量的正面宣传报道。各级报纸共报道市一医院文章21篇,其中人民日报第三版1篇、图片3张,光明日报头版头条1篇、图片1张,南方周末1篇,健康报3篇。各级电视台报道42次,其中央台报道9次,凤凰台报道2次,央视《面对面》中的《黑暗中的光明》、经济频道中的《春暖家园》和《新闻调查》中的《孤城记》再现了市一医院抗冰救灾的真实情况,在全国反响强烈;湖南卫视元宵晚会为在冰雪中出生在该院产科的冰雪宝宝做了非常感人的专题节目,催人泪下。各级电台报道14次,其中中央电台报道3次。
PS:我复制黏贴的!!!!!!!!!! 不要骂我!!!!!!!!!!!
新生儿科必备的仪器有哪些
新生儿科必备的仪器的话,像新生儿的监护仪,暖箱, 输液泵,还有像血糖监测,以及心肺复苏的仪器,呼吸机等。
邯郸妇幼保健院在哪里啊,谢谢,请问坐几路车过去呀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即邯郸市妇女儿童医院,位于和平路中段黎明街6号,是一所集保健、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邯郸医专临床教学医院。曾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医疗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实绩突出单位”和河北省“三星级”文明服务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少儿工作先进集体”、“妇幼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院长索俊生同志是“河北省十佳院长”,“河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医院现有职工4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60余人,中级职称115人,设病床200张,业务科室分为保健与临床两大类, 承担着全市基层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业务指导和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任务,年门诊量10万多人次,年住院8000余人次。
医院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主要有:日本阿洛卡三维彩超、美国超九彩超、西门子B超、美国GE200B超、意大利产309型全智能乳腺拍片机、全套高精尖试管婴儿设备及标准实验室、胎儿远程监护仪、婴儿高压氧舱、多普勒胎儿监护仪、胎儿脐血流图仪、胎儿心电图、小儿全自动保温箱、兰光箱、美国纽邦E-150型呼吸机、病理彩色诊断系统、多功能监护仪、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红外线辐射婴儿抢救台、500mAX光机、宫腔镜、腹腔镜、妊高症监护仪等数十件。
医院专科特色突出,医疗技术精湛。新生儿科系全市重点学科,诊治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和新生儿黄疸、硬肿症、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早产儿、低体重儿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疑难病居省内领先水平;妇女儿童急救中心全省首创,抢救经验丰富,急诊热线昼夜服务,急救车24小时上门接诊;
乳腺疾病防治中心系全市独家,诊治乳腺各种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并聘请知名乳外专家,原医专乳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宋宏瑛常驻科室。
产科系全市重点学科,对各种难产、妊高症、妊娠合并症等有独到见解,并开展胎儿远程监护、无痛分娩等新技术;妇科为全市重点学科,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有很深的造诣,对异位妊娠、子宫全切、子宫广泛切除、输卵管吻合、阴道成形等常规和高难度手术操作规范娴熟,开展宫腔镜、腹腔镜、无痛人流等新技术;儿内科为医院重点专科,擅长诊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对儿童危重病急救、儿童神经系统、婴幼儿腹泻、儿童哮喘和儿童脑病的治疗颇有见树;儿童脑瘫康复科,全市独家,技术水平全省一流,采用集药物、针灸和功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疗法,有效率达到90%以上;儿外科精通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诊治,经常开展小儿环肌松懈、巨结肠切除、脑脊膜膨出修补、消化道畸形矫正、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医院还设有妇科专家、妇科女童、儿科专家、不孕不育症、妊高症监测、儿童智商测定、孕妇氧吧等特色门诊,均在全市享有较高声誉。
医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努力攀登医学高峰,相继开展数十项新技术、新项目和课题研究,其中新式剖宫产和“母亲安全”工程等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产科质量,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并在全市推广。“消黄饮”、“小儿皮炎洗剂”、“新生儿硬肿膏”等十余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还在省和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并获国家专利两项。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倡导“用父母挚爱和姐妹深情”善待每一位患者,全方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了全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谭秀玲同志,她曾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宋庆龄“樟树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医院还相继开展了“创无红包”医院,“生命救治绿灯工程”、“三全”优质服务、“五心工程”等活动,竭诚为病人提供一切方便。特别是近年来开设的“老乡就医接待站”、“母婴保健跟踪服务中心”等特色服务相继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给予报道,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武汉太康医院是一家什么样的医院?
武汉太康中西结合医院是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工伤生育险定点医院、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坐落在交通便利的东西湖区最繁华地段-东吴大道四支沟。、
医院简介
武汉太康中西结合医院是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定点医院、工伤生育险定点医院、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坐落在交通便利的东西湖区最繁华地段-东吴大道四支沟。医院完全按照行业标准化修建,环境幽雅,设备先进,人才荟萃。医院开展创伤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不孕不育科、普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科、新生儿科、急诊科、中医科、康复科、保健科等专业科室,其中创伤外科、妇产科、骨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已成为我院重点科室。
医院现占地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现有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60余人,已经形成了一批由资深专家及高学历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医疗队伍。
医疗设备
全院医疗用房配有空调、中心供氧、护士呼叫、设备先进的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OLYMPUS电子胃镜、螺旋CT机、德国狼牌腹腔镜、高频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500mA高频X光放射机、膀胱镜前列腺电切镜、红外线乳透仪、阴式探头、东软SKY-800彩超、美国迈瑞DP-8800黑白B超、海英HY230C黑白B超、JB2102C母婴/胎儿监护仪、NC-Y8B婴儿暖箱、MEC-1000迈瑞心电监护仪、Q-5A新生儿抢救台、BC-2800迈瑞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KHB202血凝仪、SCOUTII半自动生化仪、AFT电解质分析仪、80-2台式离心仪等先进设备均达到武汉市内一流水平。